现在上网一搜“地震逃生”,就会显示出各种逃生的方法,无论是“伏地、遮挡、手抓牢”,还是“生命三角区”,无一例外都能看到一句——“不要跳楼”。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是一句废话,平时没有人傻到跳楼,但正是因为重要才需要多次强调。在紧急情况下,如果缺乏应急避险意识还真有可能做出这种傻事。
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发生5.2级地震,造成320人受伤,其中56人重伤。受伤的人中绝大多数是学生,因为震时跳楼受伤或争抢外逃而被挤倒踩伤、压伤。
2013年4月20日雅安7.0级地震,成都震感强烈,有3人因跳楼死亡。成都大学的5名学生,在地震发生时采取不当的避震措施,从楼上跳下,导致受伤,其中1名重伤。
成都市民王某,地震后被送进医院。他说:“地震时,我还在睡觉,突然听到好多人在外边闹,睁开眼睛发现地震了,我就想往外跑,但是楼道上很挤,我跑不脱就从三楼上跳下去,结果撞在二楼的阳台上,顺着雨棚滚下来。”经医院检查,他是腰部软组织挫伤。
重庆的一名王姓男子就没这么幸运了。雅安地震发生时重庆震感强烈。据介绍,地震发生时,王某匆忙从住处跑出,楼梯间挤满居民,且多为老年人。情急之下他从三楼跳下,不料下坠途中,脚被二楼的一根钢筋绊住而失去平衡,头部着地。王某系四川省安岳市人,来重庆务工十余年。他妻子说,汶川大地震时丈夫正在一户较高楼层做工,当时吓得不轻,可能留下了心理阴影。医生介绍,王某最终被诊断为脑内血肿、脑挫伤、肺挫伤、胸腰椎骨折。
另一重庆男子疑因地震造成慌张,从四楼跳下身亡。
相信大家都清楚跳楼的危害,但在地震到来时,能做到淡定撤离,“不跳楼”,是件不容易的事。震时避险,很多事情都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和困难的条件下完成,例如避险、撤离、联络等,如果没有绷紧那根“正确应急”的弦,而是“跟着感觉走”,不但不能摆脱灾难,反而造成更严重的伤害,上演人身伤亡的悲剧。我们从描述中也可以看到,震后拥挤的楼道也是一个危险点,万一发生踩踏事件,将给大家造成更大的生命财产损失。
多一分防灾准备,增一分震时安全。通过平时扎扎实实的防震演练,能很好地检验家庭、学校、单位的防震准备工作,使防震准备更加完善。但有些人在演练中,思想上不够重视,认为反正是演练,不会有真的地震发生。大家要知道,在演练时态度不够严肃,震时很容易采取错误的逃生方式。在此我们也呼吁大家务必重视地震防灾工作,灾时快速应变逃生,才是安全保身的正确之道。
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